良序:修订间差异
来自Googology Wiki
更多操作
创建页面,内容为“== 偏序集 == 如果一个非空集合A上定义的一个二元关系<math>\leq</math>满足 # 自反性:<math>\forall a \in A,a \leq a</math> # 反对称性:<math>\forall a,b \in A,(a \leq b \& b \leq a)\Rightarrow a = b</math> # 传递性:<math>\forall a,b,c \in A,(a \leq b \& b \leq c)\Rightarrow a \leq c</math> 我们就称这个二元关系为集合上的一个'''偏序''',集合称为'''偏序集''',记作<math>(A,\leq)</math> == 良序集…” |
小无编辑摘要 |
||
(未显示3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) | |||
第1行: | 第1行: | ||
== 偏序集 == | == 偏序集 == | ||
如果一个非空集合 <math>A</math> 上定义的一个二元关系 <math>\leq</math> 满足 | |||
# 自反性:<math>\forall a \in A,a \leq a</math> | # 自反性:<math>\forall a \in A,a \leq a</math> | ||
# 反对称性:<math>\forall a,b \in A,(a \leq b \ | # 反对称性:<math>\forall a,b \in A,(a \leq b \land b \leq a)\Rightarrow a = b</math> | ||
# 传递性:<math>\forall a,b,c \in A,(a \leq b \ | # 传递性:<math>\forall a,b,c \in A,(a \leq b \land b \leq c)\Rightarrow a \leq c</math> | ||
我们就称这个二元关系为集合上的一个'''偏序''',集合称为'''偏序集''',记作<math>(A,\leq)</math> | 我们就称这个二元关系为集合上的一个'''偏序''',集合称为'''偏序集''',记作 <math>(A,\leq)</math>. | ||
== 良序集 == | == 良序集 == | ||
在偏序关系的基础上,我们进一步引入全序关系的概念: | 在偏序关系的基础上,我们进一步引入全序关系的概念: | ||
设有一偏序集<math>(A,\leq)</math>,如果对集合的任意有限非空子集都有关于偏序的最小元素,即我们就称偏序是'''全序''',<math>(A,\leq)</math>是一个'''全序集''' | 设有一偏序集 <math>(A,\leq)</math>,如果对集合的任意有限非空子集都有关于偏序的最小元素,即我们就称偏序是'''全序''',<math>(A,\leq)</math> 是一个'''全序集'''.上述定义等价于 <math>\forall a,b\in A</math>,总有 <math>a \leq b</math> 或 <math>b \leq a</math> 至少一者成立(集合的任意两个元素之间可以比较大小). | ||
如果将全序集中关于“集合的任意有限非空子集”改为“集合的任意非空子集”,结论依然成立的集合称为一个'''良序集''',此时 <math>\le</math> 为集合上的一个'''良序'''. | |||
== 概念 == | |||
在描述具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的元素“多少”的时候,我们定义了势,即如果两个集合间能建立双射,则它们具有相同的势.那么,为了更精确描述良序集的“大小”,我们定义'''保序映射''': | |||
如果集合 <math>(A,\mathcal L)</math> 和 <math>(B,\mathcal R)</math> 是良序集,<math>f : A \to B</math>,若对任意的 <math>x,y\in A</math>,有 <math>x\mathcal{L}y\implies f(x)\mathcal{R}f(y)</math>,则称 <math>f</math> 是保序映射. | |||
良序集中小于某元素的元素构成的集合依然是良序集,我们定义这一集合为该良序集关于该元素的'''前段''',即如果 <math>(W,\leq)</math> 是良序集且 <math>u\in W</math>,则集合 <math>\{x\in W|x<u\}</math> 是 <math>W</math> 关于 <math>u</math> 的前段. | |||
于是我们可以定义'''序型''': | |||
如果集合 <math>(A,\mathcal L)</math> 和 <math>(B,\mathcal R)</math> 是良序集,且存在双射 <math>f:A\to B</math> 使得 <math>f</math> 和 <math>f^{-1}</math> 均为保序映射,则称 <math>(A,\mathcal L)</math>和<math>(B,\mathcal R)</math> '''序同构''',即具有相同的序型. | |||
如果集合 <math>(A,\mathcal L)</math> 与集合 <math>(B,\mathcal R)</math> 的某一前段同构,则称 <math>(A,\mathcal L)</math> 的序型小于 <math>(B,\mathcal R)</math>. | |||
根据[[命数定理]],任意良序集 <math>(A,\le)</math> 与唯一[[序数]] <math>\alpha</math> 同构,我们也把这个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叫做良序集 <math>(A,\le)</math> 的序型. | |||
[[分类:集合论相关]] | |||
[[分类:重要概念]] |
2025年8月20日 (三) 16:35的最新版本
偏序集
如果一个非空集合 上定义的一个二元关系 满足
- 自反性:
- 反对称性:
- 传递性:
我们就称这个二元关系为集合上的一个偏序,集合称为偏序集,记作 .
良序集
在偏序关系的基础上,我们进一步引入全序关系的概念:
设有一偏序集 ,如果对集合的任意有限非空子集都有关于偏序的最小元素,即我们就称偏序是全序, 是一个全序集.上述定义等价于 ,总有 或 至少一者成立(集合的任意两个元素之间可以比较大小).
如果将全序集中关于“集合的任意有限非空子集”改为“集合的任意非空子集”,结论依然成立的集合称为一个良序集,此时 为集合上的一个良序.
概念
在描述具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的元素“多少”的时候,我们定义了势,即如果两个集合间能建立双射,则它们具有相同的势.那么,为了更精确描述良序集的“大小”,我们定义保序映射:
如果集合 和 是良序集,,若对任意的 ,有 ,则称 是保序映射.
良序集中小于某元素的元素构成的集合依然是良序集,我们定义这一集合为该良序集关于该元素的前段,即如果 是良序集且 ,则集合 是 关于 的前段.
于是我们可以定义序型:
如果集合 和 是良序集,且存在双射 使得 和 均为保序映射,则称 和 序同构,即具有相同的序型.
如果集合 与集合 的某一前段同构,则称 的序型小于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