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洛基数
来自Googology Wiki
更多操作
马洛基数(又称马赫罗基数),是集合论中的一类大基数,由 Friedrich Paul Mahlo 于1911-1913年间提出。
定义
我们称一个序数 是一个序数集 上的极限点,当且仅当 .
我们称一个正则不可数基数 的子集 是无界闭的,当且仅当 且任何一个 上小于 的极限点都是 的元素。
我们称一个正则不可数基数 的子集 是驻集,当且仅当 与 上任意无界闭子集所交非空。
一个基数 是马洛/强马洛的,当且仅当它是一个强不可达基数且 下方的全体正则基数构成 的驻集。
一个基数 是弱马洛的,当且仅当它是一个弱不可达基数且 下方弱不可达基数构成它的驻集。
定理
弱马洛有一个等价定义: 是一个弱不可达基数且其下弱不可达基数构成它的驻集
证明:
等效的,强马洛也有这样的等价定义
证明:强马洛⇔强不可达+下方强不可达构成驻集
1.强马洛k推强不可达+下方强不可达构成驻集
考虑强马洛基数k,首先其是强不可达。假设存在一个无界闭子集C⊂k使得C不包含任意一个强不可达基数,则考虑全体k下任意除N0外强极限基数组成的子集与它的交集,这也是一个无界闭子集(因为C中任意正则基数都不是强极限基数),然而它与k下方正则基数无交,矛盾
2.强不可达+下方强不可达构成驻集→强马洛
证:显然,由于强不可达基数都是正则基数,所以任何一个无界闭子集中都一定包含一个正则基数(也就是被包含的强不可达基数),因此得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