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-Y:修订间差异
更多操作
小无编辑摘要 |
小 →展开 |
||
第64行: | 第64行: | ||
以<math>(1,4,6,3,7,9,7)</math>为例,其山脉图如右图所示。由于第2行末项2的阶差为1,故不再继续计算。 | 以<math>(1,4,6,3,7,9,7)</math>为例,其山脉图如右图所示。由于第2行末项2的阶差为1,故不再继续计算。 | ||
''( | ''(待补充绘制0-Y山脉图的网站(有吗))'' | ||
== 展开 == | == 展开 == | ||
第82行: | 第82行: | ||
0-Y的极限基本列是<math>\{(1,2),(1,3),(1,4),\cdots\}</math>,从这个基本列中元素开始取前驱或取基本列所能得到的表达式是 0-Y 的标准式。 | 0-Y的极限基本列是<math>\{(1,2),(1,3),(1,4),\cdots\}</math>,从这个基本列中元素开始取前驱或取基本列所能得到的表达式是 0-Y 的标准式。 | ||
例1:<math>\mathrm{0-Y}(1,4,6,4)[3]</math> | |||
先作出它的山脉图,从图中可以得到:根列为第1列,坏部为第2、3、4列。 | |||
[[文件:0-Y(1,4,6,4).png|居中|缩略图]] | |||
然后,将坏部第2行以下的数删除,并将其整体平移并复制2次。 | |||
[[文件:0-Y(1,4,6,4)展开(1).png|居中|缩略图]] | |||
接着,依次向山脉图中的“空位”填入正整数,注意所填的数满足“一个数等于其右腿和左腿连接的数之差”。 | |||
[[文件:0-Y(1,4,6,4)展开(2).png|居中|缩略图]] | |||
最后,根据山脉图的第0行,我们得到了<math>\mathrm{0-Y}(1,4,6,4)[3]=\mathrm{0-Y}(1,4,6,3,7,10,6,11,15,10)</math>。 | |||
例2:<math>\mathrm{0-Y}(1,4,6,3,7,9,7)[3]</math> | |||
其山脉图已经在[[0-Y#山脉图|前面]]给出。从图中可以得到:根列为第4列,坏部为第5、6、7列。 | |||
注意:第2行第6列的“1”的左腿的另一端(位于第1列)在根列左侧,故在复制时,其另一端点保持不动。 | |||
复制、填充后得到的山脉图如下。 | |||
[[文件:0-Y(1,4,6,3,7,9,7)展开.png|居中|缩略图]] | |||
因此<math>\mathrm{0-Y}(1,4,6,3,7,9,7)[3]=\mathrm{0-Y}(1,4,6,3,7,9,6,11,13,10,16,18,15)</math> | |||
== 枚举 == | == 枚举 == |
2025年7月22日 (二) 19:54的版本
定义
合法表达式
一个合法的 0-Y 表达式是以 1 开头的正整数序列,即形如
的序列。
例如:和都是合法的 0-Y 表达式,而不是。
结构
0-Y的合法表达式可分为零表达式、后继表达式和极限表达式。
- 零表达式指的表达式,即空序列;
- 后继表达式指的表达式,即末项为1的非空序列;
- 极限表达式指的表达式,末项不为1的非空序列。
对于 0-Y 的一个极限表达式,定义以下术语:
行标与列标
设想我们在一个无限大的矩阵下工作,从左往右是第1,2,...列,从下往上是第0,1,...行。第行第列的项记为。
初始时,我们有,。
父项与阶差项
等于1的项没有父项。对于大于1的项,它的父项与它位于同一行,且是满足以下条件的最右侧项:
- 且。
- 如果,还要求是的祖先项。
这里“祖先项”的定义类似于BMS:一个元素自己,以及它的父项、父项的父项、父项的父项的父项......共同构成它的祖先项。
对于,如果它有父项,则它的阶差项为;如果,则它的阶差项。
由于第行的项的阶差项构成了第行,称第行的序列是第行的序列的阶差序列。
末列与坏根
第列称为末列。
对于末列的某一项,它的父项设为。如果在计算到某行(第行)时有,则称为坏根,称第列为根列,并且不再计算第行及之后的行。
以上给出了 0-Y 极限表达式的完整寻找坏根流程。
山脉图
要描述0-Y的展开规则,需要用到山脉图的辅助。对于 0-Y 的一个极限表达式,它的山脉图的画法如下:
先按照寻找坏根的规则画出第0到行。现在你有了一个的“矩阵”(第0至第行,第1至第列),接下来,对于第行,进行如下操作:
对于每个,用竖直线段连接的下端与的上端。这些竖直线段称为右腿,称为它的端点。
对于每个大于1的,设有父项,用斜线段连接的下端与的上端。这些斜线段称为左腿,称为它的端点。
对第1到第行各执行一次上述操作,就得到了的山脉图。
山脉图有以下性质:从一个有父项的元素出发,沿右腿向上走一步,再沿左腿向下走一步,就能到达它的父项。
注意:有些情况下,山脉图只包含一行,即第0行。
注:由于山脉图的某一行只和其下的项有关,你也可以在逐行往上填写阶差序列的同时画出山脉图。许多常见的0-Y教程都采用这个方法。

以为例,其山脉图如右图所示。由于第2行末项2的阶差为1,故不再继续计算。
(待补充绘制0-Y山脉图的网站(有吗))
展开
对于 0-Y 的一个表达式:
- 如果它是零表达式,它对应序数0。
- 如果它是后继表达式,它对应的后继。
- 如果它是极限表达式,它的基本列第项如下确定:
- 作出的山脉图。称位于根列右侧的结构(包括阶差项和其对应的山脉图中的左右腿,不包括根列)为坏部,其余为好部。
- 删除坏部中第行以下的所有项,并将减1。
- 接下来,保留山脉图的好部不动,将坏部平移并复制在山脉图末尾,复制次。“坏部平移”是指左右腿及端点同时平移。
- 特别地,如果某一条左腿的端点位于根列左侧,复制时左腿的端点不向右平移。
- 接下来,你得到了根列右侧的一系列山脉图和第行的一系列项。从根列右侧开始,从上到下,每一行从左到右,按照以下方式填入正整数:对于某个位置,向上通过右腿移动到值为的项,然后向左下通过左腿移动到值为的项,则回到初始位置并填上。
- 最后得到的第0行的序列,就是展开的基本列第项。
0-Y的极限基本列是,从这个基本列中元素开始取前驱或取基本列所能得到的表达式是 0-Y 的标准式。
例1:
先作出它的山脉图,从图中可以得到:根列为第1列,坏部为第2、3、4列。

然后,将坏部第2行以下的数删除,并将其整体平移并复制2次。

接着,依次向山脉图中的“空位”填入正整数,注意所填的数满足“一个数等于其右腿和左腿连接的数之差”。

最后,根据山脉图的第0行,我们得到了。
例2:
其山脉图已经在前面给出。从图中可以得到:根列为第4列,坏部为第5、6、7列。
注意:第2行第6列的“1”的左腿的另一端(位于第1列)在根列左侧,故在复制时,其另一端点保持不动。
复制、填充后得到的山脉图如下。

因此
枚举
我们使用 BMS 对 0-Y 进行简单分析(左边是BMS,右边是0-Y)。
两者极限相等。
与BMS的互译
事实上,0-Y与BMS的标准式之间有十分简单的互译关系。
对于一个 0-Y 标准表达式,作出其山脉图,但不考虑末列的影响,而是无限地逐行向上作出阶差序列,直到得到的序列全为1。
现在你有了一个的山脉图,行标为0到,列标为1到。
定义如下:
- 时。
- 否则设的父项为,令。
最后得到的矩阵删去最顶上全为0的行,并以水平线为轴镜像,即可得到等价的BMS。
对于一个BMS标准式(第1至第行,第1至第列),定义如下:
- 时。
- 否则设的父项为,令。如果,我们规定。
最后取出,即为等价的0-Y序列。
然而,尽管目前已有的分析均支持以上结论,目前对此尚未有严格的证明。
与Y序列的关系
0-Y虽然名字里带有Y,但它与Y序列的内核有较大差异。
历史上,0-Y的出现晚于通常的Y序列,而且强度也远低于Y序列。事实上,0-Y是仿照BMS制作出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