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数:修订间差异
更多操作
小无编辑摘要 |
无编辑摘要 |
||
第17行: | 第17行: | ||
|蛋糕 | |蛋糕 | ||
|} | |} | ||
最小的序数是 0,因而我们从 0 开始排序。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排序,还没有超过自然数的范畴。 | |||
现在考虑对这个集合<math>\{ 1/2,3/4,7/8,\ldots \} \cup \{1\}</math> | 现在考虑对这个集合 <math>\{ 1/2,3/4,7/8,\ldots \} \cup \{1\}</math>,按照<来排序: | ||
{| class="wikitable" | {| class="wikitable" | ||
|+ | |+ | ||
第40行: | 第40行: | ||
|? | |? | ||
|} | |} | ||
注意到当我们为 1/2,3/4,7/8,…… 这些元素排序时,已经用尽了全部的自然数。但我们又要为 1 编号。1 大于前面的所有元素,因此,1 的号码需要是一个大于全体自然数的东西。它依然是序数(因为我们定义序数就是为了处理这种情况),我们给它命名为 ω。 | |||
想象一下我们在此基础上又要给<math>\{3/2,7/4,15/8,\ldots\}\cup\{2\}</math>编号。因此我们还需要越来越多的大于ω的序数。随着“编号游戏”的对象愈发复杂,我们所需要的序数也愈发庞大,复杂,单纯靠直观理解已经难以为继,因此我们需要看以下的内容。 | 想象一下我们在此基础上又要给 <math>\{3/2,7/4,15/8,\ldots\}\cup\{2\}</math> 编号。因此我们还需要越来越多的大于ω的序数。随着“编号游戏”的对象愈发复杂,我们所需要的序数也愈发庞大,复杂,单纯靠直观理解已经难以为继,因此我们需要看以下的内容。 | ||
=== 数学定义 === | === 数学定义 === | ||
第164行: | 第164行: | ||
<math>\varepsilon_0\times\omega=\omega^{\varepsilon_0}\times\omega=\omega^{\varepsilon_0+1}</math> | <math>\varepsilon_0\times\omega=\omega^{\varepsilon_0}\times\omega=\omega^{\varepsilon_0+1}</math> | ||
=== 定义 === | |||
'''序数和序数类''' | |||
一个集合 <math>\alpha</math> 称为序数,当且仅当它满足以下条件: | |||
* 传递性: <math>\alpha</math> 的每个元素都是其子集(<math>\forall\beta\in\alpha,\beta\subseteq\alpha</math>) | |||
* 全序性:<math>\alpha</math> 上的关系 <math>\in</math> 是全序关系(<math>\forall\beta,\gamma\in\alpha,(\beta\in\gamma)\lor(\beta=\gamma)\lor(\beta\ni\gamma)</math>) | |||
* 良基性:每个非空子集 <math>S\subseteq\alpha</math> 有最小元(<math>\exists\beta\in S(\forall\gamma\in S,\beta\notin\gamma)</math>) | |||
等价地,序数可定义为良序集的序型,即与某个良序集同构的最小序数。 | |||
序数类是所有序数的总体,是一个真类,即:<math>\bold{On}\equiv\{\alpha|\alpha\text{ 是序数}\}</math> | |||
其中,序数的成员关系满足以下性质: | |||
* 三歧性:<math>\forall\alpha,\beta\in\bold{On},(\alpha\in\beta)\lor(\alpha=\beta)\lor(\alpha\ni\beta)</math> | |||
* 传递性:<math>((\alpha\in\bold{On})\land(\beta\in\alpha))\rightarrow(\beta\in\bold{On})</math> | |||
* 良序性:On 上的关系 ∈ 是良序的,即每个非空子类有最小元 | |||
'''后继序数和极限序数''' | |||
一个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称为后继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序数 <math>\beta</math> 使得 <math>\alpha=\beta+1</math>(<math>\alpha\text{ 是后继序数}\Longleftrightarrow\exists\beta\in\bold{On}(\alpha=\beta+1)</math>) | |||
一个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称为后继序数,当且仅当不存在序数 <math>\beta</math> 使得 <math>\alpha=\beta+1</math>(<math>\alpha\text{ 是极限序数}\Longleftrightarrow\neg\exists\beta\in\bold{On}(\alpha=\beta+1)</math>) | |||
'''递归函数''' | |||
一个部分函数 <math>f:\omega\rightarrow\omega</math> 称为递归函数,当且仅当存在图灵机 <math>M</math> 满足:对任意 <math>n\in\omega</math>, | |||
* 若 <math>n\in\text{dom}(f)</math>,则 <math>M</math> 在输入 <math>n</math> 时会在有限步内停机,并输出 <math>f(n)</math>; | |||
* 若 <math>n\notin\text{dom}(f)</math>,则 <math>M</math> 在输入 <math>n</math> 时永不停机。 | |||
定义所有递归函数的类为 <math>\bold{Rec}_\text{f}</math>。 | |||
'''超限递归''' | |||
设 <math>\beta</math> 是一个序数,<math>f:\omega\rightarrow\omega</math> 是一个递归函数。通过超限递归定义一个函数 <math>F:\bold{On}\rightarrow\bold{On}</math>,满足: | |||
* 对后继序数 <math>\alpha=\gamma+1</math>,定义 <math>F(\alpha)=f(\langle\gamma,F(\gamma)\rangle)</math>; | |||
* 对极限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,定义 <math>F(\alpha)=\sup\{F(\gamma)|\gamma<\alpha\}</math>。 | |||
定义 <math>F_f</math> 是由 <math>f</math> 定义的超限递归函数。 | |||
称 <math>\alpha</math> 是 <math>f</math> 相对于 <math>\beta</math> 的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递归函数 <math>f\in\bold{Rec}_\text{f}</math>,使得 <math>\alpha=F(\beta)</math>(即 <math>\alpha</math> 是通过 <math>f</math> 在 <math>b</math> 处的超限递归生成的序数),其中 <math>F</math> 是通过 <math>f</math> 定义的超限递归函数。 | |||
称 <math>\alpha</math> 是递归在 <math>\beta</math> 上的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递归函数 <math>f\in\bold{Rec}_\text{f}</math> 和序数 <math>\gamma<\beta</math>,使得 <math>\alpha=F_f(\gamma)</math>。 | |||
'''递归序数和非递归序数''' | |||
一个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称为递归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递归函数 <math>f\in\bold{Rec}_\text{f}</math> 和序数 <math>\beta</math>,使得 <math>\alpha</math> 是 <math>f</math> 相对于 <math>\beta</math> 的序数(<math>\alpha\text{ 是递归序数}\Longleftrightarrow\exists f\in\bold{Rec}_\text{f}\ \exists\beta\in\bold{On}(\alpha=F_f(\beta))</math>) | |||
递归序数类是所有递归序数的总体:<math>\bold{Rec}\equiv\{\alpha|\alpha\text{ 是递归序数}\}</math> | |||
一个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称为非递归序数,当且仅当它不是递归序数,即 <math>\alpha\text{ 是非递归序数}\Longleftrightarrow\alpha\in\bold{On}\land\alpha\notin\bold{Rec}</math>(<math>\alpha\text{ 是非递归序数}\Longleftrightarrow\neg\exists f\in\bold{Rec}_\text{f}\ \exists\beta\in\bold{On}(\alpha=F_f(\beta))</math>) | |||
'''容许序数''' | |||
一个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称为容许序数,当且仅当构造宇宙 <math>L_\alpha</math> 满足 Kripke-Platek 集合论的公理。等价地,<math>\alpha</math> 是容许的当且仅当对任何递归在 <math>\alpha</math> 上的函数 <math>F:L_\alpha\rightarrow L_\alpha</math>,其定义域和值域都属于 <math>L_\alpha</math>(即 <math>\alpha</math> 对递归封闭)。 | |||
<math>\alpha\text{ 是容许序数}\Longleftrightarrow L_\alpha\vDash\bold{KP}</math> | |||
'''Church-Kleene 序数''' | |||
<math>\omega_\alpha^\text{CK}</math> 序数通过超限递归定义: | |||
* <math>\omega_0^\text{CK}=\omega</math> | |||
* 对后继序数 <math>\alpha=\beta+1</math>,<math>\omega_\alpha^\text{CK}=\sup\{\alpha\in\bold{On}|\alpha\text{ 是递归在 }\omega_\beta^\text{CK}\text{ 上的序数}\}</math> | |||
* 对极限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,<math>\omega_\alpha^\text{CK}=\sup\{\omega_\beta^\text{CK}|\beta<\alpha\}</math> | |||
第一个非递归序数 <math>\omega_1^\text{CK}</math> 是所有递归序数的最小上界(即上确界),即:<math>\omega_1^\text{CK}=\sup\{\alpha\in\bold{On}|\alpha\in\bold{Rec}\}</math>,它是可数的最小非递归序数。 | |||
'''序数的基本列''' | |||
对极限序数 <math>\lambda</math>,其基本列定义为递增序列 <math>\langle\lambda[\xi]\rangle_{\xi<\mu}</math>(<math>\mu</math> 为序数),满足: <math>\forall\xi<\mu,\lambda[\xi]<\lambda</math> 且 <math>\sup\{\lambda[\xi]|\xi<\mu\}=\lambda</math>。 | |||
若 <math>\lambda</math> 是正则序数(<math>\text{cf}(\lambda)=\lambda</math>),则 <math>\mu=\lambda</math>;若 <math>\lambda</math> 是奇异序数(<math>\text{cf}(\lambda)<\lambda</math>),则 <math>\mu=\text{cf}(\lambda)</math>。 | |||
[[分类:入门]] | [[分类:入门]] |
2025年7月5日 (六) 19:58的版本
序数是自然数的推广。
直观理解
顾名思义,序数是用来排序的号码。比方说,我们想要按照好吃程度从小到大来排序{树叶,屎,蛋糕}这个集合,我们就可以用到序数。
号码 | 元素 |
---|---|
0 | 屎 |
1 | 树叶 |
2 | 蛋糕 |
最小的序数是 0,因而我们从 0 开始排序。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排序,还没有超过自然数的范畴。
现在考虑对这个集合 ,按照<来排序:
号码 | 元素 |
---|---|
1/2 | 0 |
3/4 | 1 |
7/8 | 2 |
…… | …… |
1 | ? |
注意到当我们为 1/2,3/4,7/8,…… 这些元素排序时,已经用尽了全部的自然数。但我们又要为 1 编号。1 大于前面的所有元素,因此,1 的号码需要是一个大于全体自然数的东西。它依然是序数(因为我们定义序数就是为了处理这种情况),我们给它命名为 ω。
想象一下我们在此基础上又要给 编号。因此我们还需要越来越多的大于ω的序数。随着“编号游戏”的对象愈发复杂,我们所需要的序数也愈发庞大,复杂,单纯靠直观理解已经难以为继,因此我们需要看以下的内容。
数学定义
序数是在∈序上良序的传递集(传递集即满足每个元素都是自身的子集)
如
序数的后继
序数的后继被定义为。它也是所有序数运算的基础。
如,。
有限序数与超限序数
所有自然数都是有限序数。
大于任意有限序数的序数称作超限序数(或无限序数)
极限序数
不是 且不是任何序数的后继的序数被称为极限序数。(有时也被视为极限序数)
即序数是极限序数要满足“不存在某个序数使得”。
如果是极限序数,那么。(""为"上确界",一般可以省略不写)
被定义为全体自然数的集合,既是第一个超限序数,也是第一个极限序数。
递归序数与非递归序数
递归序数
一个序数被称为递归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一个图灵机(或等效的可计算函数,或图灵完备的计算机语言),它能计算出一个良序关系,使得这个良序关系的序型与同构。
直观来讲,递归序数都是可以“自下而上”得到的序数。
所有递归序数的集合也是一个序数,记为(为了方便,通常写作)
由于图灵机的总数是可数无穷多的,因此依然是一个可数序数。
非递归序数
不是递归序数的序数被称为非递归序数。
最小的非递归序数就是所有递归序数的集合。
可数序数与不可数序数
如果一个序数与有限基数或阿列夫零等势,则它是可数序数。如等等都是可数序数。
不是可数序数的序数是不可数序数,如.
序数的运算
1.序数加法
,如果是极限序数。
序数加法不具有交换律,但具有结合律。即
例:
2.序数乘法
,如果是极限序数。
序数乘法不具有交换律和右分配律,但具有结合律和左分配律。即
例:
Q:为什么不是?
A: 我们知道
而中显然没有任何一个元素能够达到或是超过,因此它们的上确界也不会超过。
其实也可以换一个方向思考:既然
而中从小到大排列的每一项都比前者小,因此也不会超过。
3.序数的指数运算
,如果是极限序数。
序数的指数不具有对底数乘法的分配律,但指数加法具有对底数的分配律。即
例:
是第一个满足的不动点。
定义
序数和序数类
一个集合 称为序数,当且仅当它满足以下条件:
- 传递性: 的每个元素都是其子集()
- 全序性: 上的关系 是全序关系()
- 良基性:每个非空子集 有最小元()
等价地,序数可定义为良序集的序型,即与某个良序集同构的最小序数。
序数类是所有序数的总体,是一个真类,即:
其中,序数的成员关系满足以下性质:
- 三歧性:
- 传递性:
- 良序性:On 上的关系 ∈ 是良序的,即每个非空子类有最小元
后继序数和极限序数
一个序数 称为后继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序数 使得 ()
一个序数 称为后继序数,当且仅当不存在序数 使得 ()
递归函数
一个部分函数 称为递归函数,当且仅当存在图灵机 满足:对任意 ,
- 若 ,则 在输入 时会在有限步内停机,并输出 ;
- 若 ,则 在输入 时永不停机。
定义所有递归函数的类为 。
超限递归
设 是一个序数, 是一个递归函数。通过超限递归定义一个函数 ,满足:
- 对后继序数 ,定义 ;
- 对极限序数 ,定义 。
定义 是由 定义的超限递归函数。
称 是 相对于 的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递归函数 ,使得 (即 是通过 在 处的超限递归生成的序数),其中 是通过 定义的超限递归函数。
称 是递归在 上的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递归函数 和序数 ,使得 。
递归序数和非递归序数
一个序数 称为递归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递归函数 和序数 ,使得 是 相对于 的序数()
递归序数类是所有递归序数的总体:
一个序数 称为非递归序数,当且仅当它不是递归序数,即 ()
容许序数
一个序数 称为容许序数,当且仅当构造宇宙 满足 Kripke-Platek 集合论的公理。等价地, 是容许的当且仅当对任何递归在 上的函数 ,其定义域和值域都属于 (即 对递归封闭)。
Church-Kleene 序数
序数通过超限递归定义:
- 对后继序数 ,
- 对极限序数 ,
第一个非递归序数 是所有递归序数的最小上界(即上确界),即:,它是可数的最小非递归序数。
序数的基本列
对极限序数 ,其基本列定义为递增序列 ( 为序数),满足: 且 。
若 是正则序数(),则 ;若 是奇异序数(),则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