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/关闭菜单
打开/关闭外观设置菜单
打开/关闭个人菜单
未登录
未登录用户的IP地址会在进行任意编辑后公开展示。

Y序列:修订间差异

来自Googology Wiki
GaoKao留言 | 贡献
GaoKao留言 | 贡献
第111行: 第111行:
1-Y的展开难度远高于[[0-Y]]。
1-Y的展开难度远高于[[0-Y]]。


对于1-Y的极限表达式<math>(a_1,a_2,\cdots,a_n)</math>作出其山脉图
对于1-Y的极限表达式<math>\mathrm{Y}(a_1,a_2,\cdots,a_n)</math>,其基本列第<math>q</math>项可按以下方式确定:


先作出其山脉图,求出根列<math>r</math>,根列右侧的结构称为'''坏部'''。


''(等待更新)''
设序列一共进行了<math>m</math>次提取操作,此时山脉图被分为<math>m+1</math>层,第<math>k</math>层的行标位于<math>\omega(k-1)</math>和<math>\omega k</math>之间。
 
1-Y的展开是从上到下逐层进行的。
 
对于最上面一层,其展开规则和0-Y类似:
 
# 先将末列行标第二大的项<math>x_{\omega m+p,n}</math>减1(行标最大的项为1),删除本层坏部第<math>\omega m+p</math>行以下元素的数值。
# 将本层的坏部平移并复制在山脉图末尾,复制<math>q-1</math>次。“坏部平移”是指左右腿及端点同时平移
# 特别地,如果某一条左腿的端点位于根列左侧,复制时左腿的端点不向右平移。
# 接下来,从根列右侧开始从上到下,每一行从左到右填入数字。对于某个位置,若其向上通过右腿移动到值为<math>x</math>的项,然后向左下通过左腿移动到值为<math>y</math>的项,则这个位置应填入<math>x+y</math>。
 
第<math>k(1\le k \le m)</math>层山脉图的展开需要引入几个概念<ref>Suzuka梅天狸:Y序列专题(4)——让我们请出主角登场(下) ,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671375564</ref>:顶点元素、平移边、轮廓边、参考边。
 
顶点元素的定义如下:从本层根列的主项出发,重复“沿左腿向上走一步,再沿右腿向下走若干步(终点的行标不能低于起点)”,得到的所有主项称为顶点元素。或者说,顶点元素是在提取之后以根列为“拟祖先项”的主项。
 
平移边、轮廓边、参考边的定义和顶点元素有关:
 
* '''轮廓边''':从一个顶点元素出发,重复“沿左腿向上走一步,再沿右腿向下走一步”直至无路可走,中间经过的所有边称为轮廓边。
* '''平移边''':根列右侧的非轮廓边称为平移边。
* '''参考边''':从本层根列的主项出发,得到的所有轮廓边称为参考边。取基本列第<math>q</math>项时,根列右边的结构需要循环复制<math>q-1</math>次。在每一轮复制的过程中,三种边的行为如下:
 
* 平移边只需要简单地向右平移。特别地,若左腿的端点位于根列左侧,则左腿的端点保持不动。这一点和0-Y的规则类似。
* 轮廓边在向右平移的同时,还需要向上提升它的高度。具体来说,提升的高度为最右列和根列顶点元素的高度差。
* 参考边在向右平移后,还要向上复制,用来填补平移边和轮廓边之间的空隙。
 
在所有的边复制完成之后,我们还是按照从上到下、从左到右的顺序向山脉图填入数字。
 
首先,本层每一列最上方的项等于上层最底行(即第<math>\omega k</math>行)对应项,即保持虚线两端的对应关系
 
填充完最上方的数字之后,按照之前相同的规则继续填充其它项,就得到了第<math>k</math>层的山脉图。
 
从第最上面一层开始,依次对每一层进行复制和填充,直到填充完第1层,得到第0行的序列就是<math>\mathrm{Y}(a_1,a_2,\cdots,a_n)</math>的基本列第<math>q</math>项。


== 枚举 ==
== 枚举 ==

2025年7月23日 (三) 19:09的版本

Y序列,一般指1-Y,一种Worm型序数记号。

定义

合法表达式

一个合法的 1-Y 表达式是以 1 开头的正整数序列,即形如

(a1,a2,,an)(n,a1,a2,,an,a1=1)

的序列。

例如:(1,4,6,4)(1,1,4,5,1,4)都是合法的 1-Y 表达式,而(1,2,π)不是。

结构

1-Y的合法表达式可分为零表达式后继表达式极限表达式

  • 零表达式n=0的表达式,即空序列;
  • 后继表达式n>0,an=1的表达式,即末项为1的非空序列;
  • 极限表达式n>0,an>1的表达式,末项不为1的非空序列。

对于 1-Y 的一个极限表达式(a1,a2,,an),定义以下术语:

行标与列标

设想我们在一个无限大的矩阵下工作,从左往右是第1,2,...列,从下往上是第0,1,...行。与0-Y不同的是:

  • 行标现在可以是一个超限序数,例如第ω行。
  • 一些项现在可以不赋予任何数作为取值,这些项称为空项,记作

α行第j列的项记为xα,j

初始时,我们有x0,j=aj1jn

后继序数行的父项 & 阶差项

对于后继序数α+1和非空项xα+1,j,它的父项是与它位于同一行,且满足以下条件的最右侧非空项xα+1,k

  • k<jxα+1,k<xα+1,j
  • xα,kxα,j的祖先项。

这里“祖先项”的定义类似于BMS:一个元素自己,以及它的父项、父项的父项、父项的父项的父项......共同构成它的祖先项。

对于第0行的项x0,j,它的父项是与它位于同一行,且同时满足k<jx0,k<x0,j的最右侧项x0,k

如果满足上述条件的项不存在,那么xα+1,j(或者x0,j)的父项不存在。特别地,等于1的项的父项不存在。

对于任何序数α,项xα,j

  • 如果它有父项xα,k,则它的阶差项为xα+1,j=xα,jxα,k
  • 如果它没有父项,或者为空项,它的阶差项为xα,j=

由于第α行的项的阶差项构成了第α+1行,称第α+1行的序列是第α行的序列的阶差序列

极限序数行的父项 & 提取

上述定义只给出了后继序数行的项的取值和父项关系。接下来给出极限序数的情形:

设极限序数α=β+ω<ω2β为极限序数。则定义项xα,j如下:

取出最大的非负整数p使得xβ+p,j不为空项,则xα,j=xβ+p,j。这些项xβ+p,j称为主项。

对大于1的项xα,j定义如下概念:

  1. xα,j=xβ+p,j,令a=j
  2. xβ+p1,a的父项为xβ+p1,k。如果xβ+p1,k是主项,或者xβ+p,k是主项,称xα,kxα,j的拟父项。
  3. 否则令a=k并回到第2步,直到找到某个主项,设其列标是l,称xα,lxα,j的拟父项。

对于极限序数α和大于1的项xα,j,它的父项是与它位于同一行,且满足以下条件的最右侧项xα,k

  • k<jxα,k<xα,j
  • xα,kxα,j的拟祖先项。

这里“拟祖先项”的定义是:一个元素自己,以及它的拟父项、拟父项的拟父项......共同构成它的拟祖先项。

如果满足上述条件的项不存在,那么xα,j的父项不存在。另外,等于1的项的父项不存在。

以上定义项xα,j时,将所有位于ββ+ω之间的行中每一列的最上方非空项取了出来,并“提”到了α=β+ω行(还保留了其下的一些父项关系),这就是提取(Extraction)的含义。

注:此处的“主项”,“拟父项/拟祖先项”是编者引入的等价的临时定义。在主流的定义与教程中,通常使用山脉图(见下文)定义此部分内容。

末列与坏根

n列称为末列

对于末列的某一项xα,n,它的父项设为xα,r。如果在计算到某行(第γ行)时有xγ,nxγ,r=1,则称ar坏根,称第r列为根列

以上给出了 1-Y 极限表达式(a1,a2,,an)的完整寻找坏根流程。

山脉图

要描述1-Y的展开规则或者直观理解部分定义,需要用到山脉图的辅助。

1-Y的山脉图作图难度略高于0-Y。对于 1-Y 的一个极限表达式(a1,a2,,an),它的山脉图的画法如下:

先按照寻找坏根的规则逐行向上求出各项,直到某次提取的所有主项全为1,不进行这次提取。

接下来,对于第后继序数α+1行,进行如下操作:

取出所有非空项xα+1,j。对于每个xα,j,用竖直线段连接xα+1,j的下端与xα,j的上端。这些竖直线段称为右腿xi,j称为它的端点。

xα,j有父项xα,k,用斜线段连接xα+1,j的下端与xα,k的上端。这些斜线段称为左腿xα,k称为它的端点。

接下来,对于第极限序数α=β+ω行,进行如下操作:

用虚线分别连接所有项xα,j的下端,和它们对应的主项xβ+p,j的上端。

对所有行各执行一次上述操作,就得到了(a1,a2,,an)的山脉图。

注意:有些情况下,山脉图只包含一行,即第0行。

1-Y的山脉图中,从一个有父项的项出发,沿右腿向上走一步,再沿左腿向下走一步,就能到达它的父项。

对于极限序数α行的项xα,j,从其对应的主项xβ+p,j出发,沿左腿向下走一步,然后在保持行标不大于β+p的前提下,沿右腿向上走一步(如果可能),重复此过程直到找到另一个主项,设其列标是l,则xα,lxα,j的拟父项。

网站whY mountain可以绘制1-Y的山脉图。

(待补充附有配图的1-Y山脉图绘制例子,以及绘制1-Y山脉图的网站(有吗),以及极限序数行父项关系的直观理解)

展开

1-Y的展开难度远高于0-Y

对于1-Y的极限表达式Y(a1,a2,,an),其基本列第q项可按以下方式确定:

先作出其山脉图,求出根列r,根列右侧的结构称为坏部

设序列一共进行了m次提取操作,此时山脉图被分为m+1层,第k层的行标位于ω(k1)ωk之间。

1-Y的展开是从上到下逐层进行的。

对于最上面一层,其展开规则和0-Y类似:

  1. 先将末列行标第二大的项xωm+p,n减1(行标最大的项为1),删除本层坏部第ωm+p行以下元素的数值。
  2. 将本层的坏部平移并复制在山脉图末尾,复制q1次。“坏部平移”是指左右腿及端点同时平移
  3. 特别地,如果某一条左腿的端点位于根列左侧,复制时左腿的端点不向右平移。
  4. 接下来,从根列右侧开始从上到下,每一行从左到右填入数字。对于某个位置,若其向上通过右腿移动到值为x的项,然后向左下通过左腿移动到值为y的项,则这个位置应填入x+y

k(1km)层山脉图的展开需要引入几个概念[1]:顶点元素、平移边、轮廓边、参考边。

顶点元素的定义如下:从本层根列的主项出发,重复“沿左腿向上走一步,再沿右腿向下走若干步(终点的行标不能低于起点)”,得到的所有主项称为顶点元素。或者说,顶点元素是在提取之后以根列为“拟祖先项”的主项。

平移边、轮廓边、参考边的定义和顶点元素有关:

  • 轮廓边:从一个顶点元素出发,重复“沿左腿向上走一步,再沿右腿向下走一步”直至无路可走,中间经过的所有边称为轮廓边。
  • 平移边:根列右侧的非轮廓边称为平移边。
  • 参考边:从本层根列的主项出发,得到的所有轮廓边称为参考边。取基本列第q项时,根列右边的结构需要循环复制q1次。在每一轮复制的过程中,三种边的行为如下:
  • 平移边只需要简单地向右平移。特别地,若左腿的端点位于根列左侧,则左腿的端点保持不动。这一点和0-Y的规则类似。
  • 轮廓边在向右平移的同时,还需要向上提升它的高度。具体来说,提升的高度为最右列和根列顶点元素的高度差。
  • 参考边在向右平移后,还要向上复制,用来填补平移边和轮廓边之间的空隙。

在所有的边复制完成之后,我们还是按照从上到下、从左到右的顺序向山脉图填入数字。

首先,本层每一列最上方的项等于上层最底行(即第ωk行)对应项,即保持虚线两端的对应关系

填充完最上方的数字之后,按照之前相同的规则继续填充其它项,就得到了第k层的山脉图。

从第最上面一层开始,依次对每一层进行复制和填充,直到填充完第1层,得到第0行的序列就是Y(a1,a2,,an)的基本列第q项。

枚举

(开摆!)

n-Y序列

通过某种方式,我们可以把1-Y前面的参数1扩展到任意大的自然数n。详细信息请参考ω-Y页面。

参考资料

  1. Suzuka梅天狸:Y序列专题(4)——让我们请出主角登场(下) ,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6713755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