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/关闭菜单
打开/关闭外观设置菜单
打开/关闭个人菜单
未登录
未登录用户的IP地址会在进行任意编辑后公开展示。

序数:修订间差异

来自Googology Wiki
Phyrion留言 | 贡献
无编辑摘要
标签手工回退 可视化编辑
Z留言 | 贡献
无编辑摘要
 
(未显示7个用户的19个中间版本)
第1行: 第1行:
'''序数'''是自然数的推广。
'''序数'''是自然数的推广。


==== 定义 ====
=== 直观理解 ===
一个序数<math>\alpha</math>被定义为所有比它“更小”的序数的集合,即<math>\alpha=\{ \beta|\beta < \alpha \}</math>
[[文件:Omega4.jpg|缩略图|仅供参考]]
顾名思义,序数是用来排序的号码。最小的序数是 0,因而我们从 0 开始排序。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排序,还没有超过自然数的范畴。
 
现在考虑对这个集合 <math>\{ 1/2,3/4,7/8,\ldots \} \cup \{1\}</math>,按照<来排序:
{| class="wikitable"
|+
!号码
!元素
|-
|1/2
|0
|-
|3/4
|1
|-
|7/8
|2
|-
|……
|……
|-
|1
|?
|}
注意到当我们为 1/2,3/4,7/8,…… 这些元素排序时,已经用尽了全部的自然数。但我们又要为 1 编号。1 大于前面的所有元素,因此,1 的号码需要是一个大于全体自然数的东西。它依然是序数(因为我们定义序数就是为了处理这种情况),我们给它命名为 ω。
 
想象一下我们在此基础上又要给 <math>\{3/2,7/4,15/8,\ldots\}\cup\{2\}</math> 编号。因此我们还需要越来越多的大于ω的序数。随着“编号游戏”的对象愈发复杂,我们所需要的序数也愈发庞大,复杂,单纯靠直观理解已经难以为继,因此我们需要看以下的内容。
 
=== 数学定义 ===
序数是在∈序上[[良序]]的传递集(传递集即满足每个元素都是自身的子集)。如:


<math>0=\varnothing=\{\}</math>
<math>0=\varnothing=\{\}</math>
第14行: 第43行:
<math>1048576=\{0,1,2,3,...,1048575\}</math>
<math>1048576=\{0,1,2,3,...,1048575\}</math>


===== 序数的后继 =====
==== 序数的后继 ====
序数<math>\alpha</math>的'''后继'''被定义为<math>\alpha+1=\alpha\cup  \{\alpha\}</math>。它也是所有'''序数运算'''的基础。
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的'''后继'''被定义为 <math>\alpha+1=\alpha\cup  \{\alpha\}</math>。它也是所有'''序数运算'''的基础。


如<math>2+1=2\cup\{2\}=\{0,1\}\cup\{2\}=\{0,1,2\}=3</math>,<math>n+1=n\cup\{n\}=\{0,1,2,3,...,n\}</math>。
如 <math>2+1=2\cup\{2\}=\{0,1\}\cup\{2\}=\{0,1,2\}=3</math>,<math>n+1=n\cup\{n\}=\{0,1,2,3,...,n\}</math>。


===== 有限序数与超限序数 =====
==== 有限序数与超限序数 ====
所有自然数都是有限序数。
所有自然数都是'''<span id="有限序数">有限序数</span>'''。


大于有限序数的序数称作'''超限序数'''(或无限序数)
大于任意有限序数的序数称作'''<span id="超限序数">超限序数</span>'''(或无限序数)。


===== 极限序数 =====
==== 极限序数 ====
不是 <math>0</math>且'''不是任何序数的后继'''的序数被称为'''极限序数'''。(<math>0</math>有时也被视为极限序数)
不是 0 且'''不是任何序数的后继'''的序数被称为'''极限序数'''。(0 有时也被视为极限序数)


即序数<math>\lambda</math>是极限序数要满足“不存在某个序数<math>\alpha</math>使得<math>\lambda=\alpha +1</math>”。
即序数 <math>\lambda</math> 是极限序数要满足“不存在某个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使得 <math>\lambda=\alpha +1</math>”。


如果<math>\lambda</math>是极限序数,那么<math>\lambda={\rm sup}\{\alpha|\alpha < \lambda\}</math>。("<math>\rm sup</math>"为"上确界",一般可以省略不写)
如果 <math>\lambda</math> 是极限序数,那么 <math>\lambda=\sup\{\alpha|\alpha < \lambda\}</math>。


<math>\omega</math> 被定义为全体自然数的集合,<math>\omega=\mathbb{N}=\{0,1,2,3,...\}</math> 既是第一个超限序数,也是第一个极限序数。


<math>\omega</math>被定义为全体自然数的集合,<math>\omega=\mathbb{N}=\{0,1,2,3,...\}</math>既是第一个超限序数,也是第一个极限序数。
==== 基本列 ====
如果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是一个极限序数,则它的基本列 <math>\langle \alpha[n] \rangle </math> 是一个递增的序数列,并且满足其上确界为 <math>\alpha</math>。即 <math>\alpha={\rm sup}\{\alpha[n]|n\in \mathbb{N}\}={\rm sup}\{\alpha[0],\alpha[1],\alpha[2],...\}</math>


==== 序数的运算 ====
注意到一个极限序数具有多种基本列。因此为了方便运用和理解,我们需要一套标准基本列系统来给极限序数一个唯一的基本列。


===== 1.序数加法 =====
很遗憾的是,不存在一个通用的基本列系统来为所有序数指定标准基本列。因此,我们只能借助[[序数记号]]来为它极限之下的极限序数指定标准基本列。
 
==== 递归序数与非递归序数 ====
 
===== 递归序数 =====
一个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被称为递归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一个图灵机(或等效的可计算函数,或图灵完备的计算机语言),它能计算出一个良序关系 <math>\prec</math>,使得这个良序关系的序型与 <math>\alpha</math> 同构。
 
直观来讲,递归序数都是可以“自下而上”得到的序数。
 
所有递归序数的集合也是一个序数,记为 <math>\omega_1^{\rm CK}</math>(又作 <math>\Omega</math>,[[CKO]])
 
<math>\omega_1^{\rm CK}=\{0,1,...,\omega,...,\omega^2,...,\omega^\omega,...,\varepsilon_0,...,\varphi(1,0,0),...,\psi(\Omega_{\omega}),...\}</math>
 
由于图灵机的总数是可数无穷多的,因此 <math>\Omega</math> 依然是一个可数序数。
 
===== 非递归序数 =====
不是递归序数的序数被称为非递归序数。
 
最小的非递归序数就是所有递归序数的集合 <math>\omega_1^{\rm CK}</math>。
 
==== 可数序数与不可数序数 ====
如果一个序数与有限基数或 <math>\aleph_0</math> 等势,则它是可数序数。如 <math>0,1,2,\omega,\varepsilon_0,\psi(\Omega_{\omega}),Y(1,3),\Omega,I,\psi_{\alpha}(\alpha_{\omega}),\omega_1^L</math> 等等都是可数序数。
 
不是可数序数的序数是不可数序数,如 <math>\omega_1</math>。
 
=== 序数的运算 ===
 
==== 序数加法 ====
<math>\alpha+0=\alpha</math>
<math>\alpha+0=\alpha</math>


<math>\alpha+(\beta+1)=(\alpha+\beta)+1</math>
<math>\alpha+(\beta+1)=(\alpha+\beta)+1</math>


<math>\alpha+\beta=\bigcup_{\gamma <\beta}(\alpha +\gamma)</math>,如果<math>\beta</math>是极限序数。
<math>\alpha+\beta=\bigcup_{\gamma <\beta}(\alpha +\gamma)</math>,如果 <math>\beta</math> 是极限序数。


序数加法不具有交换律,但具有结合律。即
序数加法不具有交换律,但具有结合律。即
第49行: 第107行:
例:<math>1+\omega=\bigcup_{\gamma <\omega}(1 +\gamma)=\{1+0,1+1,1+2,...\}={\rm sup}\{1,2,3,...\}=\omega\ne \omega+1</math>
例:<math>1+\omega=\bigcup_{\gamma <\omega}(1 +\gamma)=\{1+0,1+1,1+2,...\}={\rm sup}\{1,2,3,...\}=\omega\ne \omega+1</math>


===== 2.序数乘法 =====
==== 序数乘法 ====
<math>\alpha\times0=0</math>
<math>\alpha\times0=0</math>


<math>\alpha\times(\beta+1)=(\alpha\times\beta)+\alpha</math>
<math>\alpha\times(\beta+1)=(\alpha\times\beta)+\alpha</math>


<math>\alpha\times\beta=\bigcup_{\gamma <\beta}(\alpha \times\gamma)</math>,如果<math>\beta</math>是极限序数。
<math>\alpha\times\beta=\bigcup_{\gamma <\beta}(\alpha \times\gamma)</math>,如果 <math>\beta</math> 是极限序数。


序数乘法不具有交换律和右分配律,但具有结合律和左分配律。即
序数乘法不具有交换律和右分配律,但具有结合律和左分配律。即
第70行: 第128行:
A: 我们知道<math>\omega^2+1=\omega^2\cup\{\omega^2\}=\{0,1,2,...,\omega,\omega+1,...,\omega\times2,...,\omega\times3,...,\omega^2\}</math>
A: 我们知道<math>\omega^2+1=\omega^2\cup\{\omega^2\}=\{0,1,2,...,\omega,\omega+1,...,\omega\times2,...,\omega\times3,...,\omega^2\}</math>


而<math>\bigcup_{\gamma <\omega}(\omega\times\gamma +1)</math>中显然没有任何一个元素能够达到或是超过<math>\omega^2</math>,因此它们的上确界也不会超过<math>\omega^2</math>。
而 <math>\bigcup_{\gamma <\omega}(\omega\times\gamma +1)</math> 中显然没有任何一个元素能够达到或是超过 <math>\omega^2</math>,因此它们的上确界也不会超过 <math>\omega^2</math>。
 
其实也可以换一个方向思考:既然 <math>{\rm sup}\{ \omega,\omega\times2,\omega\times3,...\}=\omega^2</math>
 
而 <math>{\rm sup}\{ 0,\omega+1,\omega\times2+1,\omega\times3+1,...\}</math> 中从小到大排列的每一项都比前者小,因此也不会超过 <math>\omega^2</math>。
 
==== 序数的指数运算 ====
<math>\alpha^0=1</math>
 
<math>\alpha^{\beta+1}=\alpha^\beta\times\alpha</math>
 
<math>\alpha^\beta=\bigcup_{\gamma <\beta}(\alpha^\gamma)</math>,如果 <math>\beta</math> 是极限序数。
 
序数的指数不具有对底数乘法的分配律,但指数加法具有对底数的分配律。即
 
<math>(\alpha\times\beta)^\gamma\ne\alpha^\gamma\times\beta^\gamma,\alpha^{\beta+\gamma}=\alpha^\beta\times\alpha^\gamma</math>
 
例:
 
<math>\begin{align} (2\times3)^\omega &=6^\omega=\bigcup_{\gamma <\omega}(6^\gamma)=\{6^0,6^1,6^2,... \}={\rm sup}\{1,6,36,... \}=\omega \\&\ne 2^\omega\times3^\omega=\bigcup_{\gamma <\omega}(2^\gamma)\times\bigcup_{\gamma <\omega}(3^\gamma)=\omega\times\omega=\omega^2 \end{align}</math>
 
<math>\varepsilon_0</math> 是第一个满足 <math>\omega^\alpha=\alpha</math> 的不动点。
 
<math>\omega^{\varepsilon_0}=\bigcup_{\gamma <\varepsilon_0}(\omega^\gamma)={\rm sup}\{1,\omega,\omega^2,...,\omega^\omega,...,\omega^{\omega^\omega},...\}=\varepsilon_0</math>
 
<math>\varepsilon_0\times\omega=\omega^{\varepsilon_0}\times\omega=\omega^{\varepsilon_0+1}</math>
 
=== 形式化定义 ===
'''序数和序数类'''
 
一个集合 <math>\alpha</math> 称为序数,当且仅当它满足以下条件:
 
* 传递性: <math>\alpha</math> 的每个元素都是其子集(<math>\forall\beta\in\alpha,\beta\subseteq\alpha</math>)
* 全序性:<math>\alpha</math> 上的关系 <math>\in</math> 是全序关系(<math>\forall\beta,\gamma\in\alpha,(\beta\in\gamma)\lor(\beta=\gamma)\lor(\beta\ni\gamma)</math>)
* 良基性:每个非空子集 <math>S\subseteq\alpha</math> 有最小元(<math>\exists\beta\in S(\forall\gamma\in S,\beta\notin\gamma)</math>)
 
等价地,序数可定义为良序集的序型,即与某个良序集同构的最小序数。
 
序数类是所有序数的总体,是一个真类,即:<math>\bold{On}\equiv\{\alpha|\alpha\text{ 是序数}\}</math>
 
其中,序数的成员关系满足以下性质:
 
* 三歧性:<math>\forall\alpha,\beta\in\bold{On},(\alpha\in\beta)\lor(\alpha=\beta)\lor(\alpha\ni\beta)</math>
* 传递性:<math>((\alpha\in\bold{On})\land(\beta\in\alpha))\rightarrow(\beta\in\bold{On})</math>
* 良序性:On 上的关系 ∈ 是良序的,即每个非空子类有最小元
 
'''后继序数和极限序数'''
 
一个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称为后继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序数 <math>\beta</math> 使得 <math>\alpha=\beta+1</math>(<math>\alpha\text{ 是后继序数}\Longleftrightarrow\exists\beta\in\bold{On}(\alpha=\beta+1)</math>)
 
一个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称为后继序数,当且仅当不存在序数 <math>\beta</math> 使得 <math>\alpha=\beta+1</math>(<math>\alpha\text{ 是极限序数}\Longleftrightarrow\neg\exists\beta\in\bold{On}(\alpha=\beta+1)</math>)
 
'''递归函数'''
 
一个部分函数 <math>f:\omega\rightarrow\omega</math> 称为递归函数,当且仅当存在图灵机 <math>M</math> 满足:对任意 <math>n\in\omega</math>,
 
* 若 <math>n\in\text{dom}(f)</math>,则 <math>M</math> 在输入 <math>n</math> 时会在有限步内停机,并输出 <math>f(n)</math>;
* 若 <math>n\notin\text{dom}(f)</math>,则 <math>M</math> 在输入 <math>n</math> 时永不停机。
 
定义所有递归函数的类为 <math>\bold{Rec}_\text{f}</math>。
 
'''超限归纳'''
 
设 <math>\varphi(x)</math> 是一个性质。如果对所有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,以下都成立:
 
* 如果对所有的 <math>\beta<\alpha</math> 都有 <math>\varphi(\beta)</math> 成立,那么 <math>\varphi(\alpha)</math> 成立
 
那么 <math>\varphi(\alpha)</math> 对所有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成立。
 
等价地,设 <math>\varphi(x)</math> 是一个性质。如果以下都成立:
 
* <math>\varphi(0)</math> 成立
* 对于后继序数 <math>\alpha+1</math> ,若 <math>\varphi(\alpha)</math> 成立,则 <math>\varphi(\alpha+1)</math> 成立
* 对于极限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,若对于所有 <math>\beta<\alpha</math> 有 <math>\varphi(\beta)</math> 成立,则 <math>\varphi(\alpha)</math> 成立
 
那么 <math>\varphi(\alpha)</math> 对所有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成立。
 
'''超限递归'''
 
设 <math>\beta</math> 是一个序数,<math>f:\omega\rightarrow\omega</math> 是一个递归函数。通过超限递归定义一个函数 <math>F:\bold{On}\rightarrow\bold{On}</math>,满足:
 
* 对后继序数 <math>\alpha=\gamma+1</math>,定义 <math>F(\alpha)=f(\langle\gamma,F(\gamma)\rangle)</math>;
* 对极限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,定义 <math>F(\alpha)=\sup\{F(\gamma)|\gamma<\alpha\}</math>。
 
定义 <math>F_f</math> 是由 <math>f</math> 定义的超限递归函数。
 
称 <math>\alpha</math> 是 <math>f</math> 相对于 <math>\beta</math> 的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递归函数 <math>f\in\bold{Rec}_\text{f}</math>,使得 <math>\alpha=F(\beta)</math>(即 <math>\alpha</math> 是通过 <math>f</math> 在 <math>b</math> 处的超限递归生成的序数),其中 <math>F</math> 是通过 <math>f</math> 定义的超限递归函数。
 
称 <math>\alpha</math> 是递归在 <math>\beta</math>​ 上的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递归函数 <math>f\in\bold{Rec}_\text{f}</math> 和序数 ​<math>\gamma<\beta</math>,使得 <math>\alpha=F_f(\gamma)</math>。
 
'''递归序数和非递归序数'''
 
一个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称为递归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递归函数 <math>f\in\bold{Rec}_\text{f}</math> 和序数 <math>\beta</math>,使得 <math>\alpha</math> 是 <math>f</math> 相对于 <math>\beta</math> 的序数(<math>\alpha\text{ 是递归序数}\Longleftrightarrow\exists f\in\bold{Rec}_\text{f}\ \exists\beta\in\bold{On}(\alpha=F_f(\beta))</math>)
 
递归序数类是所有递归序数的总体:<math>\bold{Rec}\equiv\{\alpha|\alpha\text{ 是递归序数}\}</math>
 
一个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称为非递归序数,当且仅当它不是递归序数,即 <math>\alpha\text{ 是非递归序数}\Longleftrightarrow\alpha\in\bold{On}\land\alpha\notin\bold{Rec}</math>(<math>\alpha\text{ 是非递归序数}\Longleftrightarrow\neg\exists f\in\bold{Rec}_\text{f}\ \exists\beta\in\bold{On}(\alpha=F_f(\beta))</math>)
 
'''容许序数'''
 
一个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 称为容许序数,当且仅当构造宇宙 <math>L_\alpha</math> 满足 Kripke-Platek 集合论的公理。等价地,<math>\alpha</math> 是容许的当且仅当对任何递归在 <math>\alpha</math> 上的函数 <math>F:L_\alpha\rightarrow L_\alpha</math>​,其定义域和值域都属于 <math>L_\alpha</math>​(即 <math>\alpha</math> 对递归封闭)。
 
<math>\alpha\text{ 是容许序数}\Longleftrightarrow L_\alpha\vDash\bold{KP}</math>
 
'''Church-Kleene 序数([[CKO]])'''
 
<math>\omega_\alpha^\text{CK}</math>​ 序数通过超限递归定义:
 
* <math>\omega_0^\text{CK}=\omega</math>
* 对后继序数 <math>\alpha=\beta+1</math>,<math>\omega_\alpha^\text{CK}=\sup\{\alpha\in\bold{On}|\alpha\text{ 是递归在 }\omega_\beta^\text{CK}\text{ 上的序数}\}</math>
* 对极限序数 <math>\alpha</math>,<math>\omega_\alpha^\text{CK}=\sup\{\omega_\beta^\text{CK}|\beta<\alpha\}</math>
 
第一个非递归序数 ​<math>\omega_1^\text{CK}</math> 是所有递归序数的最小上界(即上确界),即:<math>\omega_1^\text{CK}=\sup\{\alpha\in\bold{On}|\alpha\in\bold{Rec}\}</math>,它是可数的最小非递归序数。
 
'''序数的基本列'''
 
对极限序数 <math>\lambda</math>,其基本列定义为递增序列 <math>\langle\lambda[\xi]\rangle_{\xi<\mu}</math>(<math>\mu</math> 为序数),满足: <math>\forall\xi<\mu,\lambda[\xi]<\lambda</math> 且 <math>\sup\{\lambda[\xi]|\xi<\mu\}=\lambda</math>。


其实也可以换一个方向思考:既然<math>{\rm sup}\{ \omega,\omega\times2,\omega\times3,...\}=\omega^2</math>
<math>\lambda</math> 是正则序数(<math>\text{cf}(\lambda)=\lambda</math>),则 <math>\mu=\lambda</math>;若 <math>\lambda</math> 是奇异序数(<math>\text{cf}(\lambda)<\lambda</math>),则 <math>\mu=\text{cf}(\lambda)</math>


而<math>{\rm sup}\{ 0,\omega+1,\omega\times2+1,\omega\times3+1,...\}</math>中从小到大排列的每一项都比前者小,因此也不会超过<math>\omega^2</math>。
[[分类:入门]]


===== 3.序数的指数运算 =====
[[分类:集合论相关]]
[[分类:重要概念]]

2025年8月20日 (三) 16:45的最新版本

序数是自然数的推广。

直观理解

仅供参考

顾名思义,序数是用来排序的号码。最小的序数是 0,因而我们从 0 开始排序。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排序,还没有超过自然数的范畴。

现在考虑对这个集合 {1/2,3/4,7/8,}{1},按照<来排序:

号码 元素
1/2 0
3/4 1
7/8 2
…… ……
1

注意到当我们为 1/2,3/4,7/8,…… 这些元素排序时,已经用尽了全部的自然数。但我们又要为 1 编号。1 大于前面的所有元素,因此,1 的号码需要是一个大于全体自然数的东西。它依然是序数(因为我们定义序数就是为了处理这种情况),我们给它命名为 ω。

想象一下我们在此基础上又要给 {3/2,7/4,15/8,}{2} 编号。因此我们还需要越来越多的大于ω的序数。随着“编号游戏”的对象愈发复杂,我们所需要的序数也愈发庞大,复杂,单纯靠直观理解已经难以为继,因此我们需要看以下的内容。

数学定义

序数是在∈序上良序的传递集(传递集即满足每个元素都是自身的子集)。如:

0=={}

1={0}

2={0,1}

3={0,1,2}

1048576={0,1,2,3,...,1048575}

序数的后继

序数 α后继被定义为 α+1=α{α}。它也是所有序数运算的基础。

2+1=2{2}={0,1}{2}={0,1,2}=3n+1=n{n}={0,1,2,3,...,n}

有限序数与超限序数

所有自然数都是有限序数

大于任意有限序数的序数称作超限序数(或无限序数)。

极限序数

不是 0 且不是任何序数的后继的序数被称为极限序数。(0 有时也被视为极限序数)

即序数 λ 是极限序数要满足“不存在某个序数 α 使得 λ=α+1”。

如果 λ 是极限序数,那么 λ=sup{α|α<λ}

ω 被定义为全体自然数的集合,ω=={0,1,2,3,...} 既是第一个超限序数,也是第一个极限序数。

基本列

如果序数 α 是一个极限序数,则它的基本列 α[n] 是一个递增的序数列,并且满足其上确界为 α。即 α=sup{α[n]|n}=sup{α[0],α[1],α[2],...}

注意到一个极限序数具有多种基本列。因此为了方便运用和理解,我们需要一套标准基本列系统来给极限序数一个唯一的基本列。

很遗憾的是,不存在一个通用的基本列系统来为所有序数指定标准基本列。因此,我们只能借助序数记号来为它极限之下的极限序数指定标准基本列。

递归序数与非递归序数

递归序数

一个序数 α 被称为递归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一个图灵机(或等效的可计算函数,或图灵完备的计算机语言),它能计算出一个良序关系 ,使得这个良序关系的序型与 α 同构。

直观来讲,递归序数都是可以“自下而上”得到的序数。

所有递归序数的集合也是一个序数,记为 ω1CK(又作 ΩCKO

ω1CK={0,1,...,ω,...,ω2,...,ωω,...,ε0,...,φ(1,0,0),...,ψ(Ωω),...}

由于图灵机的总数是可数无穷多的,因此 Ω 依然是一个可数序数。

非递归序数

不是递归序数的序数被称为非递归序数。

最小的非递归序数就是所有递归序数的集合 ω1CK

可数序数与不可数序数

如果一个序数与有限基数或 0 等势,则它是可数序数。如 0,1,2,ω,ε0,ψ(Ωω),Y(1,3),Ω,I,ψα(αω),ω1L 等等都是可数序数。

不是可数序数的序数是不可数序数,如 ω1

序数的运算

序数加法

α+0=α

α+(β+1)=(α+β)+1

α+β=γ<β(α+γ),如果 β 是极限序数。

序数加法不具有交换律,但具有结合律。即

α+ββ+α,(α+β)+γ=α+(β+γ)

例:1+ω=γ<ω(1+γ)={1+0,1+1,1+2,...}=sup{1,2,3,...}=ωω+1

序数乘法

α×0=0

α×(β+1)=(α×β)+α

α×β=γ<β(α×γ),如果 β 是极限序数。

序数乘法不具有交换律和右分配律,但具有结合律和左分配律。即

1.α×ββ×α,(α×β)×γ=α×(β×γ)

2.(α+β)×γ(α×γ)+(β×γ),α×(β+γ)=(α×β)+(α×γ)

例:

(ω+1)×ω=γ<ω((ω+1)×γ)={(ω+1)×0,(ω+1)×1,(ω+1)×2,...}={0,ω+1,ω+(1+ω)+1,ω+(1+ω)+(1+ω)+1,...}=sup{0,ω+1,ω×2+1,ω×3+1,...}=ω2ω×(ω+1)=ω2+ω

Q:为什么不是ω2+1

A: 我们知道ω2+1=ω2{ω2}={0,1,2,...,ω,ω+1,...,ω×2,...,ω×3,...,ω2}

γ<ω(ω×γ+1) 中显然没有任何一个元素能够达到或是超过 ω2,因此它们的上确界也不会超过 ω2

其实也可以换一个方向思考:既然 sup{ω,ω×2,ω×3,...}=ω2

sup{0,ω+1,ω×2+1,ω×3+1,...} 中从小到大排列的每一项都比前者小,因此也不会超过 ω2

序数的指数运算

α0=1

αβ+1=αβ×α

αβ=γ<β(αγ),如果 β 是极限序数。

序数的指数不具有对底数乘法的分配律,但指数加法具有对底数的分配律。即

(α×β)γαγ×βγ,αβ+γ=αβ×αγ

例:

(2×3)ω=6ω=γ<ω(6γ)={60,61,62,...}=sup{1,6,36,...}=ω2ω×3ω=γ<ω(2γ)×γ<ω(3γ)=ω×ω=ω2

ε0 是第一个满足 ωα=α 的不动点。

ωε0=γ<ε0(ωγ)=sup{1,ω,ω2,...,ωω,...,ωωω,...}=ε0

ε0×ω=ωε0×ω=ωε0+1

形式化定义

序数和序数类

一个集合 α 称为序数,当且仅当它满足以下条件:

  • 传递性: α 的每个元素都是其子集(βα,βα
  • 全序性:α 上的关系 是全序关系(β,γα,(βγ)(β=γ)(βγ)
  • 良基性:每个非空子集 Sα 有最小元(βS(γS,βγ)

等价地,序数可定义为良序集的序型,即与某个良序集同构的最小序数。

序数类是所有序数的总体,是一个真类,即:𝐎𝐧{α|α 是序数}

其中,序数的成员关系满足以下性质:

  • 三歧性:α,β𝐎𝐧,(αβ)(α=β)(αβ)
  • 传递性:((α𝐎𝐧)(βα))(β𝐎𝐧)
  • 良序性:On 上的关系 ∈ 是良序的,即每个非空子类有最小元

后继序数和极限序数

一个序数 α 称为后继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序数 β 使得 α=β+1α 是后继序数β𝐎𝐧(α=β+1)

一个序数 α 称为后继序数,当且仅当不存在序数 β 使得 α=β+1α 是极限序数¬β𝐎𝐧(α=β+1)

递归函数

一个部分函数 f:ωω 称为递归函数,当且仅当存在图灵机 M 满足:对任意 nω

  • ndom(f),则 M 在输入 n 时会在有限步内停机,并输出 f(n)
  • ndom(f),则 M 在输入 n 时永不停机。

定义所有递归函数的类为 𝐑𝐞𝐜f

超限归纳

φ(x) 是一个性质。如果对所有序数 α ,以下都成立:

  • 如果对所有的 β<α 都有 φ(β) 成立,那么 φ(α) 成立

那么 φ(α) 对所有序数 α 成立。

等价地,设 φ(x) 是一个性质。如果以下都成立:

  • φ(0) 成立
  • 对于后继序数 α+1 ,若 φ(α) 成立,则 φ(α+1) 成立
  • 对于极限序数 α ,若对于所有 β<αφ(β) 成立,则 φ(α) 成立

那么 φ(α) 对所有序数 α 成立。

超限递归

β 是一个序数,f:ωω 是一个递归函数。通过超限递归定义一个函数 F:𝐎𝐧𝐎𝐧,满足:

  • 对后继序数 α=γ+1,定义 F(α)=f(γ,F(γ))
  • 对极限序数 α,定义 F(α)=sup{F(γ)|γ<α}

定义 Ff 是由 f 定义的超限递归函数。

αf 相对于 β 的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递归函数 f𝐑𝐞𝐜f,使得 α=F(β)(即 α 是通过 fb 处的超限递归生成的序数),其中 F 是通过 f 定义的超限递归函数。

α 是递归在 β​ 上的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递归函数 f𝐑𝐞𝐜f 和序数 ​γ<β,使得 α=Ff(γ)

递归序数和非递归序数

一个序数 α 称为递归序数,当且仅当存在递归函数 f𝐑𝐞𝐜f 和序数 β,使得 αf 相对于 β 的序数(α 是递归序数f𝐑𝐞𝐜f β𝐎𝐧(α=Ff(β))

递归序数类是所有递归序数的总体:𝐑𝐞𝐜{α|α 是递归序数}

一个序数 α 称为非递归序数,当且仅当它不是递归序数,即 α 是非递归序数α𝐎𝐧α𝐑𝐞𝐜α 是非递归序数¬f𝐑𝐞𝐜f β𝐎𝐧(α=Ff(β))

容许序数

一个序数 α 称为容许序数,当且仅当构造宇宙 Lα 满足 Kripke-Platek 集合论的公理。等价地,α 是容许的当且仅当对任何递归在 α 上的函数 F:LαLα​,其定义域和值域都属于 Lα​(即 α 对递归封闭)。

α 是容许序数Lα𝐊𝐏

Church-Kleene 序数(CKO

ωαCK​ 序数通过超限递归定义:

  • ω0CK=ω
  • 对后继序数 α=β+1ωαCK=sup{α𝐎𝐧|α 是递归在 ωβCK 上的序数}
  • 对极限序数 αωαCK=sup{ωβCK|β<α}

第一个非递归序数 ​ω1CK 是所有递归序数的最小上界(即上确界),即:ω1CK=sup{α𝐎𝐧|α𝐑𝐞𝐜},它是可数的最小非递归序数。

序数的基本列

对极限序数 λ,其基本列定义为递增序列 λ[ξ]ξ<μμ 为序数),满足: ξ<μ,λ[ξ]<λsup{λ[ξ]|ξ<μ}=λ

λ 是正则序数(cf(λ)=λ),则 μ=λ;若 λ 是奇异序数(cf(λ)<λ),则 μ=cf(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