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/关闭搜索
搜索
打开/关闭菜单
223
68
64
2725
Googology Wiki
导航
首页
最近更改
随机页面
特殊页面
上传文件
打开/关闭外观设置菜单
通知
打开/关闭个人菜单
未登录
未登录用户的IP地址会在进行任意编辑后公开展示。
user-interface-preferences
个人工具
创建账号
登录
查看“︁自然数”︁的源代码
来自Googology Wiki
分享此页面
查看
阅读
查看源代码
查看历史
associated-pages
页面
讨论
更多操作
←
自然数
因为以下原因,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:
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:
用户
、
评审员
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。
自然数是指 <math>0,1,2,3,\cdots</math> 等数。1889 年,皮亚诺(Peano,1858-1932)提出皮亚诺公理,首次给出了自然数的严格定义。 == 皮亚诺理论 == 一阶语言的皮亚诺理论包含一个常元 <math>0</math>、一个一元函词 <math>S</math>、一个二元谓词 <math>=</math>、两条公理和一条公理模式。两条公理如下: * <math>\forall n\lnot S(n)=0</math> * <math>\forall n\forall m(S(n)=S(m)\to n=m)</math> 设 <math>\varphi(n)</math> 是含一个自由变元的公式,则下式是皮亚诺理论的公理: * <math>\varphi(0)\land(\forall n(\varphi(n)\to\varphi(S(n))))\to\forall n\varphi(n)</math> 这条公理模式称为'''归纳公理模式'''。 == 冯诺依曼的自然数模型 == 冯诺依曼在集合论中构造了皮亚诺理论的模型,其论域为 <math>\omega</math>,赋值函数 <math>\nu</math> 定义如下: * <math>\nu(0)=\varnothing</math> * <math>\nu(S(n))=\nu(n)\cup\{\nu(n)\}</math> * <math>n=m\longleftrightarrow \nu(n)=\nu(m)</math> 下面验证皮亚诺理论的公理: * 对任意 <math>n</math>,因为 <math>\nu(S(n))=\nu(n)\cup\{\nu(n)\}</math>,所以 <math>\nu(n)\in\nu(S(n))</math>,进而 <math>\nu(S(n))\neq\varnothing</math>,从而 <math>S(n)\neq 0</math>。 * 对任意 <math>n,m</math>,若 <math>S(n)=S(m)</math> 则 <math>\nu(S(n))=\nu(S(n))</math>。<br>根据定义,<math>\forall x(x\in\nu(S(n))\longleftrightarrow x=\nu(n)\lor x\in\nu(n))</math>,<math>\forall x(x\in\nu(S(m))\longleftrightarrow x=\nu(m)\lor x\in\nu(m))</math>。<br>反证,设 <math>n\neq m</math> 即 <math>\nu(n)\neq\nu(m)</math>。<br>因为 <math>\nu(n)\in\nu(S(n))</math> 所以 <math>\nu(n)\in\nu(S(m))</math>,而 <math>\nu(n)\neq\nu(m)</math> 所以只能 <math>\nu(n)\in\nu(m)</math>。<br>同理 <math>\nu(m)\in\nu(n)</math>。这与正则公理矛盾,反证假设不成立,<math>n=m</math>。 * 归纳公理模式:可以从 <math>\omega</math> 的定义中直接看出。 [[分类:入门]] [[分类:集合论相关]]
返回
自然数
。
查看“︁自然数”︁的源代码
来自Googology Wik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