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的大数数学入门教程
更多操作
第一章 超运算
在小学,我们从日常生活的实例出发,学习了四则运算,即加、减、乘、除,还初步认识了乘方中的平方;在初中,我们对平方、立方与较小指数的乘方运算有了深入认识,知道了它们的一些性质。也许你认为1010或古戈尔——10100已经很大,但在大数的世界中这些仍只是最初级、最渺小的数。
本章我们将认识一种更高级的运算——连幂,它可以使用两个只有两位的数字很容易地超过宇宙的原子数、普朗克体积数,乃至庞加莱回归时间和所有原子的排列组合数;我们还将探究加法、乘法、乘方、连幂内的规律,并总结出超运算和上箭号表示法。届时,葛立恒数将不再遥不可及。
1.1 连幂运算
连幂是比乘方更高级的运算,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。
1.1.1 乘方运算律
我们学过加法、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,和乘法的分配律。幂,即乘方运算,也有自己的运算律。
首先,幂运算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:
大多数情况下,
,
。
其次,幂的“分配律”有二种:
,此时指数上的“”移下来后会变成“”;
,即“的次方的幂的次方”。它们分别被称为同底数幂法则和幂的乘方法则。
让我们举几个例子看看:
幂没有交换律:
幂没有结合律:
同底数幂法则:
根据同底数幂法则,有
即
这便是幂的乘方法则。
我们现在学过的运算有加、减、乘、除法和乘方运算,它们有左结合的,有右结合的,也有双向结合的。那么,这是什么意思呢?
左结合,也就是计算时要且只能从左往右计算。例如减法和除法:和。 右结合,则是只能从右往左计算。乘方运算,和我们将会学习的各级高德纳箭号表示法都是右结合:,。 双向结合即从两头计算都可以得到相同结果,即符合结合律。加法和乘法就是双向结合的:,。 |
1.1.2 指数塔
在上一课中,我们知道了幂没有结合律,其式子中有一个式子(解析式)。对于这个式子,我们发现它的指数是一个乘方算式;像这样,一个乘方算式,其指数也是一个乘方算式,我们称这个乘方算式为指数塔[定义不可靠]。例如,,,都是指数塔。
需要注意的是,应读作“a的b的c次幂次幂”;读作“a的b的c的d次幂次幂次幂”,而不是“a的b次幂的c次幂的d次幂”,后者指。
一个乘方算式,若其指数上没有指数塔但有乘方算式,则其是一个三层指数塔。如,,都是三层指数塔。不是三层指数塔,但是三层指数塔。一个n层指数塔的层数或高度是n。
一个乘方算式,若其指数上有指数塔,其层数相当于其指数上最高的指数塔(高度最大的指数塔)的层数加一。如的层数为5,是四层指数塔。由下向上,指数塔可分为第1、2……层。如 的第二层是 ,第三层是2和3(注意不是2+3等)。
1.1.3 连幂
连幂运算是乘方的迭代,又称迭代幂次。
连幂运算有多种写法。常见的写法有三种,分别是,(*也作),^^。第一种写法是仿照的形式,第三种是的另一种写法——^的拓展;第二种则是高德纳箭号表示法,我们将在以后学习。在本文中,我们使用第二种写法。
我们知道,表示b个a相加,表示b个a相乘。经过简单的推理,你应该知道表示b个a相“乘方”。如何相“乘方”呢?表示a的b层指数塔,即\(a\upuparrows b=\underbrace{a^{a^{\ldotp\cdot^{\ldotp a}}}}_{b\text{个}a}\)。需要注意的是,指数塔是右结合的,应从右上往左下计算。
\(\bbox[blue,3px]{\color{white}\text{习题1.1}}\)
\(\bbox[5px,border:3px solid blue]{\begin{array}{l}\text{复习巩固}\\1. \text{运用乘方运算律计算下列各式.}\\(1)\,2^9;\quad(2)\,3^4;\quad(3)\,5^3.\\2. \text{说出下列各指数塔的层数.}\\(1)\,2^{3^4+2+1};\quad(2)\,3^{(2^2)^3\times2};\\(3)\,3^{(3^2)^{4^2+(2^2)^{3+2^2}}}.\\3. \text{将下列含指数塔的式子转化成不含指数塔、只含连幂算式的式子.}\\(1)\,3^{4^{4^{4^4}}};\quad(2)\,4^{2^2\times2}+4^{4^4};\\(3)\,(3\upuparrows3)^{(3^{3^3})^{3^{3^3}}}.\\4. \text{将下列连幂算式展开成指数塔(或乘方算式)的形式.}\\(1)\,a\upuparrows5;\quad(2)\,7\upuparrows3;\quad(3)\,5\upuparrows2\end{array}}\)
1.2 高德纳上箭号表示法
在上一节,我们学习了连幂。那么连幂的迭代又是什么运算呢?再迭代呢?我们不可能给每一种运算都另起一个新名字,回想我们小学时所学的数量单位:个、十、百、千、……,以及扩展的“京”“垓”等等,直到“极”,我们距离古戈尔还远。但当有了科学计数法,古戈尔就可以简单地写成,而不是1000…0或一万亿亿…亿。在这过程中,我们把“不断创造新单位”或“在末尾加一个零”变成了“在10的指数上增加一”,十是,百是,千是……。类比一下,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?是的,这正是高德纳箭号表示法所做的。
高德纳箭号表示法,又称上箭号表示法。其一般写作“”或“”,如(),()都是高德纳箭号表示法的表达式。高德纳箭号表示法中,乘方运算写作,连幂写作或。那么,连幂的迭代,暂且称为迭代连幂,显然应表示为或,并且有。不同数量的高德纳箭号的计算优先级相同,且都是右结合,如,所以实际上严谨一点应写作。显然还有“”,“”,“”等等,以下是完整的定义:
\(\begin{array}{c}\begin{array}{l}1.a\uparrow^1b=a\uparrow b.\\2.a\uparrow^cb=\begin{cases}a^b&,c=1\\a&,b=1\\a\uparrow^{c-1}(a\uparrow^c(b-1))&,c>1,b>1\end{cases}\\
3.\text{如果以上均不符合,那么}a\uparrow^cb\text{的值不存在.}\end{array}\\\small\text{高德纳箭号表示法的定义}\end{array}\)
例1 展开\(2\uparrow\uparrow3\)成指数塔。
\(\begin{array}{ll}\text{解: }2\uparrow\uparrow3&=2\uparrow\uparrow2\uparrow\uparrow2
\\&=2\uparrow\uparrow(2\uparrow\uparrow2)
\\&=2\uparrow\uparrow(2^2)
\\&=2\uparrow\uparrow4
\\&=2\uparrow(2\uparrow\uparrow3)
\\&=2^{2\uparrow\uparrow2}
\\&=2^{2\uparrow(2\uparrow\uparrow2)}
\\&=2^{2^{2^2}}\end{array}\)
例2 \(2\uparrow\uparrow3\uparrow\uparrow2\)相当于\(2\)的(\(2\uparrow^326\))层指数塔,或(\(27\))个\(2\)相连幂。
\(\begin{array}{ll}\text{解: }2\uparrow\uparrow3\uparrow\uparrow2&=2\uparrow^3(3\uparrow^22)
\\&=2\uparrow^3(3^3)
\\&=2\uparrow^327
\\&=2\uparrow\uparrow(2\uparrow^326)\end{array}\)
使用高德纳箭号表示法,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超越宇宙,乃至超越古戈尔、超越古戈尔普勒克斯等数。
——未完——
\(草稿部分{
ω^^ω=ε(0)
ω^^ω>2=(ω^^ω)^^ω=ε(1)
ω^^ω>3=((ω^^ω)^^ω)^^ω=ε(2)
ω^^ω>ω=ε(ω)
ω^^ω>(ω+1)=ε(ω+1)
ω^^ω>ω^^ω=ε(ε(0))
ω^^ω>ω^^ω>ω^^ω=ε(ε(ε(0)))
ω^^(ω+1)=ζ(0)
(ω^^(ω+1))^^ω=ε(ζ(0)+1)
(ω^^(ω+1))^^ω>ω=ε(ζ(0)+ω)
(ω^^(ω+1))^^ω>(ω^^(ω+1))^^ω =ε(ε(ζ(0)+1))
(ω^^(ω+1))^^(ω+1)=ζ(1)
ω^^(ω+1)>ω=ζ(ω)
ω^^(ω+1)>ω^^(ω+1)>ω^^(ω+1)=ζ(ζ(ζ(0)))
ω^^(ω+2)=η(0)
ω^^(ω2)=φω(0)
ω^^(ω^^ω)=φφ1(0)(0)
ω^^^ω=Γ(0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ω^^ω>>2=ω^^ω>ω^^ω=ε(ε(0))
ω^^ω>>ω=ζ(0)
(ω^^ω>>ω)^^ω=ε(ζ(0)+1)
(ω^^ω>>ω)^^ω>ω=ε(ζ(0)+ω)
(ω^^ω>>ω)^^ω>(ω^^ω>>ω)^^ω =ε(ε(ζ(0)+1))
(ω^^ω>>ω)^^ω>>ω=ζ(1)
((ω^^ω>>ω)^^ω>>ω)^^ω>>ω=ζ(2)
ω^^ω>>ω>ω=ζ(ω)
(ω^^ω>>ω>ω)^^ω=ε(ζ(ω)+1)
ω^^ω>>ω>(ω+1)=(ω^^ω>>ω>ω)^^ω>>ω =ζ(ω+1)
ω^^ω>>(ω+1)=(ω^^ω>>ω)>ω^^ω=ζ(ε(0))
(ω^^ω>>(ω+1))^^ω>>ω=ζ(ε(0)+1)
(ω^^ω>>(ω+1))^^ω>>ω>ω=ζ(ε(0)+ω)
(ω^^ω>>(ω+1))^^ω>>(ω+1) =(ω^^ω>>(ω+1))^^ω>>ω >(ω^^ω>>(ω+1))^^ω=ζ(ε(ζ(ε(0))+1))
((ω^^ω>>(ω+1))^^ω>>(ω+1))^^ω>>ω =ζ(ε(ζ(ε(0))+1)+1)
((ω^^ω>>(ω+1))^^ω>>(ω+1))^^ω>>(ω+1) =ζ(ε(ζ(ε(ζ(ε(0))+1))+1))
ω^^ω>>(ω+1)>ω=η(0)
(ω^^ω>>(ω+1)>ω)^^ω>>ω}\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