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-Y
更多操作
定义
合法表达式
一个合法的 表达式是以 1 开头的正整数序列,即形如
的序列。
例如:和 都是合法的 表达式,而 不是。
结构
的合法表达式可分为零表达式、后继表达式和极限表达式。
- 零表达式指 的表达式,即空序列;
- 后继表达式指 的表达式,即末项为 1 的非空序列;
- 极限表达式指 的表达式,末项不为 1 的非空序列。
对于 的一个极限表达式 ,定义以下术语:
行标与列标
设想我们在一个无限大的矩阵下工作,从左往右是第 1,2,... 列,从下往上是第 0,1,... 行。第 行第 列的项记为 。
初始时,我们有 ,。
父项与阶差项
等于 1 的项没有父项。对于大于 1 的项,它的父项与它位于同一行,且是满足以下条件的最右侧项 :
- 且 。
- 如果 ,还要求 是 的祖先项。
这里“祖先项”的定义类似于 BMS:一个元素自己,以及它的父项、父项的父项、父项的父项的父项......共同构成它的祖先项。
对于 ,如果它有父项 ,则它的阶差项为 ;如果 ,则它的阶差项 。
由于第 行的项的阶差项构成了第 行,称第 行的序列是第 行的序列的阶差序列。
末列与坏根
第 列称为末列。
对于末列的某一项 ,它的父项设为 。如果在计算到某行(第 行)时有 ,则称 为坏根,称第 列为根列,并且不再计算第 行及之后的行。
以上给出了 极限表达式 的完整寻找坏根流程。
山脉图
要描述 的展开规则,需要用到山脉图的辅助。对于 的一个极限表达式 ,它的山脉图的画法如下:
先按照寻找坏根的规则画出第 0 到 行。现在你有了一个 的“矩阵”(第 0 至第 行,第 1 至第 列),接下来,对于第 行, 进行如下操作:
对于每个 ,用竖直线段连接 的下端与 的上端。这些竖直线段称为右腿, 称为它的端点。
对于每个大于 1 的 ,设 有父项 ,用斜线段连接 的下端与 的上端。这些斜线段称为左腿, 称为它的端点。
对第 1 到第 行各执行一次上述操作,就得到了 的山脉图。
山脉图有以下性质:从一个有父项的元素出发,沿右腿向上走一步,再沿左腿向下走一步,就能到达它的父项。
注意:有些情况下,山脉图只包含一行,即第 0 行。
注:由于山脉图的某一行只和其下的项有关,你也可以在逐行往上填写阶差序列的同时画出山脉图。许多常见的 教程都采用这个方法。

以 为例,其山脉图如右图所示。由于第2行末项2的阶差为1,故不再继续计算。
展开
对于 的一个表达式 :
- 如果它是零表达式,它对应序数 0。
- 如果它是后继表达式,它对应 的后继。
- 如果它是极限表达式,它的基本列第 项如下确定:
- 作出 的山脉图。称位于根列右侧的结构(包括阶差项和其对应的山脉图中的左右腿,不包括根列)为坏部,其余为好部。
- 删除坏部中第 行以下的所有项,并将 减 1。
- 接下来,保留山脉图的好部不动,将坏部平移并复制在山脉图末尾,复制 次。“坏部平移”是指左右腿及端点同时平移。
- 特别地,如果某一条左腿的端点位于根列左侧,复制时左腿的端点不向右平移。
- 接下来,你得到了根列右侧的一系列山脉图和第 行的一系列项。从根列右侧开始,从上到下,每一行从左到右,按照以下方式填入正整数:对于某个位置,向上通过右腿移动到值为 的项,然后向左下通过左腿移动到值为 的项,则回到初始位置并填上 。
- 最后得到的第 0 行的序列,就是 展开的基本列第 项。
的极限基本列是 ,从这个基本列中元素开始取前驱或取基本列所能得到的表达式是 0-Y 的标准式。
例 1:
先作出它的山脉图,从图中可以得到:根列为第 1 列,坏部为第 2、3、4 列。

然后,将坏部第 2 行以下的数删除,并将其整体平移并复制 2 次。

接着,依次向山脉图中的“空位”填入正整数,注意所填的数满足“一个数等于其右腿和左腿连接的数之差”。

最后,根据山脉图的第 0 行,我们得到了 。
例 2:
其山脉图已经在前面给出。从图中可以得到:根列为第 4 列,坏部为第 5、6、7 列。
注意:第 2 行第 6 列的“1”的左腿的另一端(位于第 1 列)在根列左侧,故在复制时,其另一端点保持不动。
复制、填充后得到的山脉图如下。

因此
枚举
我们使用 BMS 对 进行简单分析(左边是 ,右边是 )。
两者极限相等。
与 BMS 的互译
事实上, 与 BMS 的标准式之间有十分简单的互译关系。
对于一个 标准表达式,作出其山脉图,但不考虑末列的影响,而是无限地逐行向上作出阶差序列,直到得到的序列全为 1。
现在你有了一个 的山脉图,行标为 0 到 ,列标为 1 到 。
定义 如下:
- 时
- 否则设 的父项为 ,令
最后得到的矩阵 删去最顶上全为 0 的行,并以水平线为轴镜像,即可得到等价的 。
对于一个 标准式 (第 1 至第 行,第 1 至第 列),定义 如下:
- 时
- 否则设 的父项为 ,令 (如果 ,我们规定 )
最后取出 ,即为等价的 序列。
然而,尽管目前已有的分析均支持以上结论,目前对此尚未有严格的证明。
和 的互相转换可以使用 BMS 0-Y Converter Made By FiveYearGaoKao。
与 Y 序列 的关系
虽然名字里带有 Y,但它与 Y 序列的内核有较大差异。
历史上, 的出现晚于通常的 序列,而且强度也远低于 序列。事实上, 是仿照 制作出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