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效应:修订间差异
来自Googology Wiki
更多操作
Apocalypse(留言 | 贡献) 创建页面,内容为“'''提升效应'''是googology分析时出现的一种现象。 == 定义 == 提升一般不严谨地描述为“在分析时出现的比直觉感知更强的结论”,往往容易伴随分析的错误出现。 提升并没有一个严谨的定义,最接近严谨的可能是“在一个极限序数范围内正确的googology分析归纳结论,在超出这个序数范围后,实际结论强于归纳结论”。 最经典的提升无疑是Bashicu矩…” |
小无编辑摘要 |
||
第8行: | 第8行: | ||
最经典的提升无疑是[[Bashicu矩阵|BMS]]的<math>(0)(1,1,1)(2,1)(1,1,1)</math> | 最经典的提升无疑是[[Bashicu矩阵|BMS]]的<math>(0)(1,1,1)(2,1)(1,1,1)</math> | ||
提升,<math>(0)(1,1,1)(1,1,1)\cdots(1,1,1)</math>共<math>n</math>个<math>(1,1,1)</math>是<math>\psi(\Omega_\omega\times{n})</math>,似乎加一个<math>(1,1,1)</math>就让OCF内部加一个<math>\Omega_\omega</math>;但是<math>(0)(1,1,1)(2,1)</math>只有<math>\psi(\Omega_\omega\times\Omega)</math>,而<math>(0)(1,1,1)(2,1)(1,1,1)</math>并不是<math>\psi(\Omega_\omega\times(\Omega+1))</math>,是<math>\psi(\Omega_\omega^2)</math>。 | 提升,<math>(0)(1,1,1)(1,1,1)\cdots(1,1,1)</math>共<math>n</math>个<math>(1,1,1)</math>是<math>\psi(\Omega_\omega\times{n})</math>,似乎加一个<math>(1,1,1)</math>就让OCF内部加一个<math>\Omega_\omega</math>;但是<math>(0)(1,1,1)(2,1)</math>只有<math>\psi(\Omega_\omega\times\Omega)</math>,而<math>(0)(1,1,1)(2,1)(1,1,1)</math>并不是<math>\psi(\Omega_\omega\times(\Omega+1))</math>,是<math>\psi(\Omega_\omega^2)</math>。 | ||
[[分类:重要概念]] |
2025年8月20日 (三) 16:00的版本
提升效应是googology分析时出现的一种现象。
定义
提升一般不严谨地描述为“在分析时出现的比直觉感知更强的结论”,往往容易伴随分析的错误出现。
提升并没有一个严谨的定义,最接近严谨的可能是“在一个极限序数范围内正确的googology分析归纳结论,在超出这个序数范围后,实际结论强于归纳结论”。
最经典的提升无疑是BMS的 提升,共个是,似乎加一个就让OCF内部加一个;但是只有,而并不是,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