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/关闭搜索
搜索
打开/关闭菜单
223
68
64
2725
Googology Wiki
导航
首页
最近更改
随机页面
特殊页面
上传文件
打开/关闭外观设置菜单
通知
打开/关闭个人菜单
未登录
未登录用户的IP地址会在进行任意编辑后公开展示。
user-interface-preferences
个人工具
创建账号
登录
查看“︁提升效应”︁的源代码
来自Googology Wiki
分享此页面
查看
阅读
查看源代码
查看历史
associated-pages
页面
讨论
更多操作
←
提升效应
因为以下原因,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:
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:
用户
、
评审员
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。
'''提升效应'''是googology分析时出现的一种现象。 == 定义 == 提升一般不严谨地描述为“在分析时出现的比直觉感知更强的结论”,往往容易伴随分析的错误出现。 提升并没有一个严谨的定义,最接近严谨的可能是“在一个极限序数范围内正确的googology分析归纳结论,在超出这个序数范围后,实际结论强于归纳结论”。 最经典的提升无疑是[[BMS]]的<math>(0)(1,1,1)(2,1)(1,1,1)</math> 提升,<math>(0)(1,1,1)(1,1,1)\cdots(1,1,1)</math>共<math>n</math>个<math>(1,1,1)</math>是<math>\psi(\Omega_\omega\times{n})</math>,似乎加一个<math>(1,1,1)</math>就让OCF内部加一个<math>\Omega_\omega</math>;但是<math>(0)(1,1,1)(2,1)</math>只有<math>\psi(\Omega_\omega\times\Omega)</math>,而<math>(0)(1,1,1)(2,1)(1,1,1)</math>并不是<math>\psi(\Omega_\omega\times(\Omega+1))</math>,是<math>\psi(\Omega_\omega^2)</math>。 [[分类:重要概念]]
返回
提升效应
。
查看“︁提升效应”︁的源代码
来自Googology Wik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