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/关闭搜索
搜索
打开/关闭菜单
223
68
64
2725
Googology Wiki
导航
首页
最近更改
随机页面
特殊页面
上传文件
打开/关闭外观设置菜单
通知
打开/关闭个人菜单
未登录
未登录用户的IP地址会在进行任意编辑后公开展示。
user-interface-preferences
个人工具
创建账号
登录
查看“︁Beklemishev's Worm”︁的源代码
来自Googology Wiki
分享此页面
查看
阅读
查看源代码
查看历史
associated-pages
页面
讨论
更多操作
←
Beklemishev's Worm
因为以下原因,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:
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:
用户
、
评审员
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。
Beklemishev's Worm是列夫·贝克勒米舍夫(俄语:Беклемишев Лев Дмитриевич<ref>[https://www.ras.ru/win/db/show_per.asp?P=.id-5721.ln-ru]</ref><ref>https://googology.fandom.com/wiki/Beklemishev%27s_worms#cite_ref-2</ref>)在2002年描述的一种结构,它是一个单人游戏,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终止<ref>Beklemishev, L. (2006).蠕虫原理。在Z. Chatzidakis, P. Koepke, & W. Pohlers (编辑), 逻辑座谈会'02 (逻辑学讲义,第75-95页)。剑桥:剑桥大学出版社. doi:10.1017/9781316755723.005</ref>。它与 [[Kirby-Paris Hydra]]密切相关。 == 定义 == 一个蠕虫是一条由自然数构成的序列<math>S=[a_0,a_1,\cdots,a_n]</math>.在Beklemishev命名的一个叫“蠕虫大战”的游戏中,我们的英雄Cedric面前有这样的一条蠕虫S,他的目标是击败它,即把它变成空序列。在这个游戏的第m轮,S被变换为<math>next(S,m)</math>,游戏规则如下 # 若<math>a_n=0</math>,则<math>next(S,m)=[a_0,a_1,\cdots,a_{n-1}]</math>. # 否则,定义<math>k=max_{i<n} a_i<a_n</math>,序列的好部定义为<math>g=[a_0,a_1,\cdots,a_k]</math>,坏部定义为<math>b=[a_{k+1},a_{k+2},\cdots,a_{n-1},a_n-1]</math>.如果k不存在,则定义g为空列表,并且<math>b=[a_0,a_1,\cdots,a_{n-1},a_n-1]</math>。随后我们定义<math>next(S,m)=g\sim \underbrace{b\sim b\sim\cdots\sim b}_{ m+1 }</math>.其中~是序列连接,如<math>[0,3,2]\sim[1,4,5]=[0,3,2,1,4,5]</math>. Beklemishev证明了,无论S初始是怎样的蠕虫,Cedric总是可以在有限轮之内击败它。他后续展示了这一定理在[[皮亚诺公理体系|PA]]中是无法证明的。 通过这个游戏,可以构造出一个快速增长的函数<math>Worm(n)</math>为击败蠕虫[n]所需的步数。这一函数的FGH增长率为<math>\varepsilon_0</math>。 == 例子 == 第一个例子是蠕虫[1]. * 开始时间:[1] * 第 1 步:[0,0] * 第 2 步:[0] * 第 3 步:[] 所以<math>Worm(1)=3</math>. 第二个例子是蠕虫[2] * 开始时间:[2] * 步骤1: [1,1] * 第 2 步:[1,0,1,0,1,0] * 第 3 步:[1,0,1,0,1] * 第 4 步:[1,0,1,0,0,0,0,0,0] * 第10步:[1,0,1] * 第11步:<math>[1,\underbrace{0,0,\cdots,0}_{13}]</math> * 第 24 步:[1] * 步骤25:<math>[\underbrace{0,0,\cdots,0}_{26}]</math> * 步骤 51: [] 所以<math>Worm(2)=51</math><ref>[https://googology.fandom.com/wiki/Beklemishev%27s_worms#cite_ref-3]</ref> == 扩展 == Beklemishev's Worm中蕴含了深刻的序数结构。它的操作规则与[[初等序列系统|PrSS]](2013年提出)几乎完全一致,而PrSS又是[[BMS]],[[Y序列]]等一系列记号的基础。因此,我们称合法式是自然数序列的[[序数记号]]为Worm型记号。 == 参考资料 == [[分类:记号]]
返回
Beklemishev's Worm
。
查看“︁Beklemishev's Worm”︁的源代码
来自Googology Wiki